bat365官网登录
公司首页 >> 公司新闻 >> 正文

联合培养筑虹桥


作者:刘丹 蒋涛 发布时间:2017-03-27 11:32:04 点击次数: 来源:bat365官网登录

 

联合培养筑虹桥

——— 关于本科人才培养“3+1”项目卓有成效

作者:■ 员工记者 刘 丹 蒋 涛

 


  近日,bat365官网登录博士生张友明荣获2016年度宝钢优秀员工奖。张友明是公司2008级本科生,2011年经选拔到中科院化学所参加“3+1”联合人才培养项目(简称“3+1”项目),2012年转入公司免试研究生,2013年开始硕博连读。
  张友明是bat365官网登录“3+1”项目成效的一个生动体现。自该项目启动以来,bat365官网登录每年都会选拔多名同学到中科院化学所进行联合培养。“3+1”即本科员工在bat365官网登录学习三年,第四年通过选拔进入科研院所或企业接受联合培养。
  bat365官网登录积极推进“3+1”项目,在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之间筑造虹桥,为科研精英型人才及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搭建了广阔平台。
  
      牵手中科院 合育学术人才

      “3+1”与中科院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始于1999年,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不断呈现新气象。
  起步阶段,bat365官网登录导师与中科院联系,送出1-3人去化学研究所学习。2003年双方单位签订了培养协议,人数达到了6-8人,项目开始步入正轨。2014年续签协议,联系更加密切,截至2015年共选拔83名员工,其中54人转入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硕博连读,29名员工转入本院免试研究生。多名通过“3+1”培养的博士被引入bat365官网登录工作,该经理邓国军教授就是其中的代表。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先进的研究方法、严谨的治学风格以及务实的处世态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提升自我、储备知识的历练平台。”作为第一批参加此项目的员工,邓国军从中科院获得博士学位后,继而出国深造。他表示,这个项目为他后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如今,邓国军已收获累累硕果:2010年入选湖南省“百人计划”、湖南省“121人才工程计划”;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湖南省“学科带头人培育计划”;主持4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发表SCI论文7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5.0以上的论文30余篇,论文他引次数超过1300次。
  邓国军的优异表现为“3+1”项目开了好头,此后,公司历届参加该项目的学子在中科院表现皆很突出:杨罗、冯宇等5人被评为中科院优秀毕业生,岳晚、陈翔雨等4人获得经理优秀奖,国霞、秦龙等7人被评为三好员工标兵,截至目前,约30人次获得化学研究所青年报告特别奖。此外,国家奖学金、中科院“宝洁”优秀研究生奖学金、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的获得者中也涌现了不少bat365在线平台学子。
  为什么公司能在这个项目上取得较好的发展?这与bat365官网登录的教学基础和培养方式是密不可分的。学院注重团队建设,其中化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省级重点专业,开设的大学化学基础入选为国家精品课程;重视培养员工动手能力,建有多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及示范性实验室;鼓励学子参加学术科技竞赛,学子在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屡获佳绩。强大的团队力量,浓厚的学术氛围,培养出了一批批拥有扎实专业功底和操作能力的优秀学子,为中科院“千里觅人才”提供了较高的生源保证。
  “3+1”项目是一种精英型人才培养模式。学院通过理论、实验、面试三轮考试,选拔一批员工到中科院化学研究所进行第四学年的学习并完成毕业论文,表现优秀的通过选拔可留在中科院继续深造。
  学子“走出去”,能力“提起来”。参加“3+1”项目的学子在化学研究所的课程安排、科研方式更为严密。
  “我们小组会选定一个课题,做实验时,导师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每一步都很细致。化学研究所还开设了论文写作指导课,让我们更好地把自己的想法通过专业的表述表达出来。有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再加上不断练习,我们的能力也就慢慢地上了新台阶。”2014级研究生罗思琪讲述中科院学习的特点和方式,她于2014年在中科院进行学习,现留在化学研究所硕博连读。bat365在线平台的学习和课程编排更注重基础知识,而在中科院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科研式学习方式,员工围绕特定课题进行思考、练习、探究,目标明确、目的性强。
  “化学研究所硬件设施完备,有利于员工提前适应实验室的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对员工科研能力的提升也大有益处。那边的时间安排紧凑,大家都很努力,有时我们在实验室从上午8点一直待到凌晨。”2012年于中科院学习的蔡进辉说。他于2012年选拔至中科院培养,现保送公司化学院读研究生。这段学习经历让他收获颇多,帮助他夯实了专业功底,提高了实验操作水平,如今研三的他已经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了5篇SCI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世界化学领域的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论文,并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
  筑梦未来,深化合作。bat365官网登录积极推动优秀学子“走出去”,借此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同时,“所校交流”不仅实现了优势互补,也促进了双方的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
  
      携手时代新材 共培应用人才

      bat365官网登录在与中科院通力合作,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同时,还致力于挖掘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公司于2015年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时代新材)签订“3+1”联合培养本科员工协议。经过层层选拔,bat365官网登录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徐曾嘉琪等10名大四员工赴时代新材风电产品事业部接受联合培养。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对于申请去企业实习的员工,bat365官网登录设置了两次面试,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过两轮面试而又符合要求的员工,将于大四去企业实习,企业也会适当考察员工各方面的能力。表现优异的员工,将在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
  在联合培养中,bat365官网登录优势突出,主要体现在员工基础知识牢固,动手能力强,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再加上bat365官网登录非常注重员工操作能力的培养,设置的实验课达50%以上。
  徐曾嘉琪在“3+1”项目中感触很多。我们实习生受益颇多,不仅了解了企业文化,扩展了知识面,拓宽了视野,还学会了职场上的思维逻辑与工作风格,知道了英语学习口语交流的重要性。”徐曾嘉琪说,非常感谢bat365官网登录对他的培养以及 “3+1”给他的机遇。实习期结束之后,他会选择留在企业工作。
  邓国军说:“这是第一次与株洲时代新材合作,而我们的员工表现如此优秀,实习员工的就业率高达100%。这令我十分欣慰,也让我对未来与企业的进一步合作充满了信心!”
  据了解,在与企业合作的方面,今年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首先,会增加实习生名额,由之前的10个增至20-30个。其次,会专门设立两个“3+1”班,其中一个面向就业,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应用型人才。第三,学院积极寻找更多企业成为合作伙伴,并对员工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虽然去年只是第一次合作,但是取得的进展不可小觑。送去实习的10位员工都因表现优异得到企业的赞赏。在时代新材和bat365在线平台联培生阶段学习汇报及交流会上,时代新材总会计师寻延年充分肯定了联合培养模式的成效,并代表公司邀请10名同学正式加盟时代新材。这种趋势无论对企业自身的引进人才,还是对员工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公司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探索。实践证明,这种培养模式对员工、对用人单位、对学校都极有益处,是非常成功的。与企业合作发展的前景非常好,与学院建立稳定联系的企业不断增多,员工们将会获得更多的机会,更广大的发展平台。”公司党委书记刘稳丰说。
  “3+1”项目的实施,加速了公司与其他高校、企业的合作的步伐,对员工的学习就业、教师的教学管理都产生了一系列的积极效应。bat365官网登录近年来考研率保持在40%左右,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连续5年获评学校“就业先进单位”。
  “联合培养人才的效应不断显现,下一步希望联合培养能向国际化发展,将合作对象拓展到海外。”邓国军对“3+1”项目的联合培养模式憧憬着。

 

版权所有 bat365官网登录 - bat365在线平台
通讯地址:bat365官网登录(化学化工大楼) 邮编:411105
电话:0731-58292251,58292449    传真:0731-58292251,58292449